健康科普

心脏支架术后能做核磁共振吗?科学解读帮您放下顾虑

发布时间:2025/8/23 17:30:49  访问量:75  来源:  作者:

很多冠心病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,心里总有个疑问:以后还能做核磁共振(MRI)吗?之前总听说“体内有金属就不能做MRI”,这让不少人充满顾虑。今天,我们就来科学地解答这个疑问。

de002f72d27855d4d79d278abd467697.png









为啥有人觉得心脏支架术后不能做磁共振呢?主要是担心两点:一是怕金属支架会在磁场内移位;二是怕磁场作用下金属支架会产热,对血管造成损伤。

但其实,这些担心大多是多余的。冠脉支架在植入的时候,会通过扩张牢牢“嵌”在血管的斑块里,把狭窄的血管支撑起来,充分释放的支架是不会发生移动的。而且植入的支架会逐渐被新生的血管内皮覆盖,就像和血管长在了一起似的。金属在磁场中产热确实存在,但是冠脉内血流是连续而且快速的,产生的热量不至于损伤心脏。

不管是美国心脏病协会的专家共识,还是我国《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》都明确指出:几乎所有市面上的冠状动脉支架产品在MRI时都是安全的,可在≤3.0T的MRI设备上进行检查。

所以说,绝大多数现代主流心脏支架(钴铬合金、铂铬合金等材质),要么是非铁磁性的,要么是弱磁性的,只要在1.5T或3.0T的磁场强度下做MRI都是安全的,不会出现移位或者热损伤的情况。


图片2.png


不过,心脏支架术后做核磁共振,有几个关键事项得记牢:

1.告知医生详细病史:在进行MRI检查前,务必详细告知医生您植入了心脏支架,并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(植入时间、品牌型号/材质等)。

2.确认支架MRI兼容性:确认特定支架在特定MRI下的兼容性(即“MRI条件安全”或“MRI安全”)。

3.确认术后时间:一般来说,支架植入后等6-8周再做非紧急的MRI比较好。但在紧急情况下,即使支架刚植入不久,经评估后也可进行MRI检查。

随着技术进步,我们不必再为“支架与核磁共振能否共存”的问题而过度担心了。只要科学了解,跟医生充分沟通,做过心脏支架的患者完全可以安全地做必要的MRI检查,让身体得到更好的保障。


文章标签: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