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

肝囊肿、肾囊肿别慌!介入微创治疗让 "身体水泡" 不再困扰

发布时间:2025/8/15 17:25:05  访问量:68  来源:  作者:

体检报告上突然跳出 “肝囊肿”“肾囊肿”!先别紧张!这些长在肝、肾上的 “小水泡”,其实大多是良性的—就像脏器里裹着清亮液体的小囊袋,一般不会癌变。但当它们长到直径超过 5 厘米,就可能开始 “捣乱”:比如压得肚子胀、腰背痛,甚至引发感染出血。这时候,介入微创治疗就能轻松解决问题啦!





肝、肾囊肿长啥样?






你看,囊肿就像挂在肝脏上的 “透明小水囊”,外面一层薄薄的囊壁,里面装着澄清的液体(少数会有点浑浊)。小的囊肿(直径<5 厘米)通常安安静静,不用特殊处理;但大囊肿(直径>5 厘米)会像气球一样越鼓越大,压迫周围组织,让人不舒服。

介入治疗:“小针眼” 解决大问题科






传统开刀手术要划口子、缝针,恢复慢还留疤。现在的介入治疗就不一样了,全程就像 “给囊肿做个微创手术清洁”,局部麻醉下就能完成,患者全程清醒不遭罪。cbbf7df254d211b324bc4bc72c8d7a74.png

1、精准定位:医生用超声或 CT 当 “透视眼”(屏幕上能清楚看到囊肿的位置、大小,还有周围的血管和脏器),就像给穿刺 “导航”,绝不会乱扎。

2、微创穿刺:一根比输液针略粗的细针,在影像引导下轻轻扎进囊肿中心,巧妙避开重要组织,伤口只有针眼那么大。

3、抽光 “囊液”:用注射器把囊肿里的液体慢慢抽干净,原本鼓鼓的囊肿会立刻瘪下去,压迫感瞬间减轻。

4、“封死” 囊腔:往空了的囊肿里注入一点点无水酒精(专业叫 “硬化剂”),它能让囊壁的细胞失去 “分泌液体” 的功能,就像给囊壁 “粘上口子”,以后再也不会积水啦。

5、拔针收尾:抽掉细针,穿刺点贴个小敷贴就行,连缝针都不用,几乎看不见伤口。



为啥大家都选介入治疗?4大优势说清楚






介入治疗 VS 传统手术对比表

图片

简单说,介入治疗的好处用一句话总结:“小创伤解决大问题,恢复快还不咋花钱”!尤其适合年纪大、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,没法耐受手术的病人。

囊肿介入治疗前后效果对比图

图片



最后再说几句






1、不是所有囊肿都要治:如果囊肿直径<5 厘米,没不舒服,每年做次超声复查就行(就像给囊肿 “拍照片” 跟踪大小)。

2、找对医生很重要:一定要选经验丰富的介入放射科医生,他们用影像 “导航” 更精准,风险更低。

3、术后别大意:治疗后可能有点轻微腹痛或低热,这是硬化剂在起作用,一般几小时就好,不用紧张。但如果疼得厉害或发烧超过 38.5℃,要及时告诉医生。

4、定期复查不能少:术后间隔3个月、6个月、1年要做超声复查,确认囊肿没再变大。

图片
图片


毛桂森

放射医学/核医学主治医师

岳阳市血管外科协会委员。擅长肝癌的TACE、射频消融、粒子植入等肿瘤微创介入治疗,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、腹水介入治疗,各个部位的穿刺活检、囊肿抽吸硬化、脓肿穿刺引流,各种原因的动脉血管狭窄、闭塞及血栓栓塞,全身各部位的动脉瘤、动静脉畸形、动静脉瘘、动脉溃疡、壁间血肿、动脉出血等,腔静脉滤器植入及取出、深静脉血栓抽吸、子宫动脉及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。

文章标签: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