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医” 点就通|血吸虫病老患者,当心肠道悄悄 “长坏东西”!教你这样防肠癌
发布时间:2025/7/11 17:02:44 访问量:58 来源: 作者:
血吸虫病老患者,当心肠道悄悄 “长坏东西”!教你这样防肠癌
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,曾经广泛流行的血吸虫病虽然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,但还有一部分慢性血吸虫病患者面临着健康隐患。这些患者肠道里悄悄发生的病变,和结直肠癌风险升高有着密切的关系。所以,了解这些患者肠道病变的病理机制,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,对守护健康来说至关重要。
慢性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,是血吸虫卵在肠道和肝脏沉积造成的。血吸虫卵作为外来的 “不速之客”,会刺激免疫系统释放出大量的炎症因子,还会吸引巨噬细胞、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过来。这时候,肠道黏膜就会出现充血、水肿,甚至溃疡等情况,患者就会有腹痛、腹泻、脓血便这些症状。
随着病程变长,肠道病变会进入 “纤维化阶段”。在长期的炎症刺激下,肠道内的纤维组织会异常增生,肠壁慢慢变厚、变硬,原本光滑的肠黏膜变得凹凸不平,甚至会长出息肉、腺瘤,严重的还会发展成腺癌。
为什么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肠道病变会 “催生” 肠癌呢?
流行病学等资料显示,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患肠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好几倍。目前认为可能有三个主要原因:首先,持续的炎症环境会让肠黏膜细胞反复受损、修复,在这个过程中,细胞基因很容易发生突变,导致正常细胞逐渐失控、异常增殖;其次,相关炎细胞聚集可能会释放出一些促进肠癌发生的因子;最后,肠道病变会导致菌群失调,有害菌滋生后产生的毒素,会进一步损害肠黏膜,促进癌细胞生长。
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抗血吸虫药物(比如吡喹酮),这是预防的第一步。定期复查粪便、肠镜等指标,评估治疗效果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,能有效减少虫卵沉积,延缓肠道病变的进展。
饮食方面,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像全谷物、新鲜的蔬菜水果,它们能促进肠道蠕动,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里停留的时间;要减少高脂、高盐、加工肉类的摄入,减轻肠道的负担。同时,保持规律的运动(比如每天 30 分钟快走或慢跑),可以增强肠道活力,提高身体的免疫力。
肠镜和病理检查是发现肠癌癌前病变的 “金标准”。建议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定期做肠镜检查,这样能及时发现息肉、腺瘤等早期病变,通过内镜下切除等手段阻断肠癌的发生。另外,粪便潜血试验也可以作为日常的筛查方法,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,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。
戒烟限酒、规律作息、保持心情舒畅也同样重要。烟草和酒精会刺激肠道黏膜,而长期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肠道功能,加重炎症反应。
慢性血吸虫病引发的肠道病变和肠癌虽然关系密切,但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,积极预防,就能有效降低患肠癌的风险。每位患者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重视自身健康,才能为未来的健康筑牢防线。